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世峰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与到访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后答记者问时表示,俄最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榛树”的首套量产型已完成生产,并交付部队。去年11月,普京宣布成功试射“榛树”导弹,并下令组织批量生产。这种新型导弹有何特别之处?其服役意味着什么?对北约又有何威胁?
8月1日,普京与到访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俄西北部的瓦拉姆岛会晤。
解除自我限制
俄罗斯外交部8月4日表示,俄方将不再维持依据《中导条约》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系统的自我限制。这一决定意味着俄方开始实际部署“榛树”导弹,并在预设阵地投入战斗值班。
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期间,美国在2019年8月2日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中导条约》由苏联和美国于1987年签署,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
8月1日,普京与到访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俄西北部的瓦拉姆岛会晤。当时,普京对记者透露第一批“榛树”导弹已经列装并启用。他还说,俄白两国军事专家已选定“榛树”导弹在白俄罗斯的部署地点,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卢卡申科则表示,白俄罗斯的“榛树”导弹首批阵地已在建设中,该导弹将在2025年底前部署。
普京表示,他亲自参与了“榛树”导弹的生产决策。“科学家、设计师和工程师提出‘榛树’导弹的研制设想,与国防部协调立场。最后,我参与了最终决策,即是否生产该导弹,生产多少,何时以及如何生产”。
6月23日,普京在会见俄军校毕业生时称,俄正在启动“榛树”新型中程导弹的批量生产。
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军事分析家伊戈尔(002922)·科罗特琴科对俄卫星通讯社说:“这是俄罗斯为应对西方国家在俄东部边境——特别是美国部署相应导弹系统的计划而被迫做出的决定。众所周知,美国计划在亚太地区的一些盟友——例如菲律宾、韩国和日本的领土上部署‘台风’中程导弹。”
在欧洲,德国计划采购美国生产的“台风”中程导弹并部署在其领土上。鉴于上述导弹的射程,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许多地区将面临威胁。此外,英国和德国也已宣布开始研发射程超过2500公里的弹道导弹。
科罗特琴科强调:“这一切都叠加在欧洲负面的军事政治背景下,欧盟已明确表示到2030年准备与俄罗斯开战,欧盟成员国军队已开始大规模换装。在最近的波罗的海军演中,北约海军演练了各种对俄实施海上封锁和入侵加里宁格勒州的场景。”
德国总理默茨上台后,德国在是否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达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导弹的立场有所松动。考虑到直接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的做法高度敏感,默茨政府选择了“第二条道路”,即把部分远程武器的生产线直接搬到乌克兰境内,与乌方联合制造远程武器。德国国防部证实,德乌双方已签署总额约57亿美元的协议,德方支持乌方生产远程武器。
普京6月18日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就提醒德国,若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俄将会把这一举动视为直接卷入冲突,德方这么做将严重损害俄德关系。普京警告,乌方发射“金牛座”巡航导弹需要西方国家提供卫星数据并由德国军官负责瞄准,“如果这不是德国直接介入与俄罗斯的武装冲突,那是什么”。
俄军击毁的美制ATACMS陆军战术导弹
威力堪比核武
去年11月19日,乌克兰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和英制“风暴之影”远程导弹袭击了俄军位于库尔斯克州和布良斯克州的设施。作为回应,俄军对乌克兰的工业设施发动了混合打击,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一个生产导弹等武器的综合体被击中。当时,俄军在战斗条件下测试了“榛树”导弹。
去年12月26日,普京在欧亚经济联盟最高理事会会议后对记者表示,对于针对俄领土的打击行为,俄方一定会还击,必要时会再次使用“榛树”导弹。普京还在接受俄罗斯电视记者帕维尔·扎鲁宾采访时说:“‘榛树’导弹不仅是本年度的重要事件,更是导弹航天领域史无前例的历史性事件。此类武器首次实现这样的突破。”他进一步表示,“目前我们这类系统(“榛树”导弹)还不多,但我们确实有,而且不止一个。”而普京前不久会晤卢卡申科时披露,“榛树”导弹已在批量生产中。
“榛树”导弹是俄罗斯在第一代高超音速导弹“匕首”和“锆石”的基础上,研发的第二代中程高超音速导弹,射程1000公里至5500公里,弹头重量可达1吨,并且能以集群方式精确击中目标。俄罗斯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介绍称,“榛树”导弹既能携带普通弹头,也能携带核弹头。如果安装核弹头的话,它应该属于战术核武器。
去年11月,俄军在战斗条件下测试了“榛树”导弹,轰炸了乌军一个导弹生产基地。
普京在去年12月16日的俄国防部部务扩大会议上说:“在同时动用数套‘榛树’导弹发起集群打击的情况下,其威力堪比核武器。但它不是核武器,因为没有核燃料,没有核部件,没有任何污染。”他表示,“榛树”的出现可最大程度降低使用核武器的必要性。“就像陨石落下。”普京在谈到“榛树”导弹的打击威力时对记者说,“这些现代化武器系统的数量,几乎足以将使用核武器的必要性降为零。”
据介绍,“榛树”导弹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甚至能打击地下3至4层甚至更深的加固设施。爆心温度高达4000度,弹头承受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面的温度,处于爆心的一切都会化为灰烬。若携带核弹头,“榛树”可携带总当量达90万吨TNT的弹头,相当于45枚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8月10日在接受“俄罗斯1台”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榛树”导弹,俄罗斯还有其他最新武器。他说,俄方在武器部署领域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是对美国及其盟友相关举措的回应。“美国的相关系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那些对俄安全有直接影响的地区。”里亚布科夫强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北约某些国家那些头脑过热的人冷静下来。”
去年11月24日,乌克兰安全部门向媒体展示了俄军“榛树”导弹的残骸。
几乎无法拦截
“榛树”导弹飞行速度最高可达10马赫,现有任何防空系统都很难实施拦截。美国国防部前高级安全分析师迈克尔·马卢夫8月1日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无论是乌克兰还是其西方支持者,都没有对抗“榛树”导弹的手段。他表示,该导弹的飞行时速超过7000英里(约合11000公里),只需几分钟即可抵达目标。
据介绍,“榛树”导弹从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州卡普斯京亚尔试验场发射,11分钟便可到达位于波兰北部伦济科沃的美军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15分钟可达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美国在欧洲规模最大的空军基地、美国驻欧洲空军总部及北约欧洲空中运输中心所在地,17分钟到达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德国《图片报》援引德国外交部的一份内部文件报道,德国对“榛树”导弹几乎无法防范,任何一次成功拦截都像一个“幸运的意外”。爱尔兰记者切伊·鲍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全世界都知道北约没有能力对抗俄罗斯的“榛树”导弹。
据法新社报道,乌克兰可能要求其盟友提供“萨德”和“箭”导弹防御系统,来对抗“榛树”导弹。但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评论员布兰登·魏克特表示,“萨德”系统并不能确保能够拦截俄罗斯的高超音速武器,因此美国不可能冒险使用该系统。
马卢夫指出,尽管美国正在努力改进“萨德”等导弹防御系统以应对高超音速武器威胁,但这些项目仍在开发中,目前还没有应对高超音速导弹的作战能力。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官员丽贝卡·科夫勒也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指出,欧洲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对抗俄罗斯的高超音速武器,包括美国和英国目前都无法击落类似“榛树”的导弹。科夫勒说,英国生产的第一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预计要到2030年才会出现,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开发方面也落后于俄罗斯,计划在2027年至2029年部署高超音速导弹。
不过,西方也出现一些质疑“榛树”导弹性能的声音。对此,普京去年12月19日在“年度盘点”大型记者会上说,俄与西方正进行一场高科技对决。他邀请那些对“榛树”导弹持怀疑态度的西方专家共同参与这场21世纪的高科技试验,以共同见证结果。普京还提议让西方专家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确定一个“榛树”导弹的攻击目标,以检验防空系统的拦截能力。“据我所知,西方国家已在基辅部署了相当完善的防空系统。那就让他们启动所有的防御手段吧,包括反导系统和那些部署在罗马尼亚和波兰、处于战备状态的拦截导弹。”他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最好的股票配资导航网,俄罗斯的“榛树”导弹投入实战向西方国家敲响了警钟。
佳成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