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在线咨询
位置: > 亿德体育 >

【成长周刊】发现行走中的“最美课堂”

作者:admin时间:2023-09-04 18:00浏览:

  【成长周刊】发现行走中的“最美课堂”

  ◎文/图 山东商报t;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8月16日,由山东省教育厅、黄河流域研学联盟主办,济南市教育局、历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历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协办的黄河流域研学联盟2022年泉城高峰论坛暨省会经济圈研学旅行教育协作联盟推进会在济南市历城二中举行。来自沿黄九省区的专家领导,以及山东省会经济圈城市代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探索;行走的课堂;中的教育意义。活动现场,沿黄九省区代表还共同启动了;行走黄河 品读中国;青少年研学行动。

  沿黄九省区代表共同启动;行走黄河 品读中国;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研学行动

  用脚丈量黄河印记

  行走之旅更是文化之旅

  ;7天的研学时光,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们参观了空天信息科技馆、感受了诗酒田园的田园风光、在天下第一泉景区体会了众泉的壮丽;;参加了这次研学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中国革命历史事件,还有许多革命英雄的事迹;8月1日至8月7日,济南80名学子踏足黄河两岸,遍寻济南名泉,近距离感受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研学项目共分为;2+1;两条线路同步进行,;2;即;行走黄河 品鉴济南;精品研学课程南线、东线两条以黄河文化展览馆广场为起点的研学线路;;1;即以;探寻72名泉,品味泉城泉水;为主题,以;泉水文化;为内容的主题研学活动。

  在;行走黄河 品鉴济南;研学实践中,40名学生累计参与体验了56个项目,撰写了280篇研学日记,涉及中小学12个学科的120多个知识点。学生们平均每日步行2.5万步,没有一个学生喊累、叫苦,大家用双脚丈量黄河印记,用双耳倾听黄河故事,用心感悟黄河精神。

  山东商报t;速豹新闻网记者翻阅《行走黄河 品鉴济南;喜迎二十大 泉城研学行;研学手册》发现,南线从黄河文化展览馆开始,历经九烈士纪念碑、泺口水文站、稻香花海劳动教育研学基地等,东线以绿色资源为主,包括融创海世界、空天科技信息馆、百脉泉公园、三涧溪村等,研学手册上,每一天都配有相应的研学日志,不仅列出了研学主题、研学时间、地点、小组成员等信息,还引导学生写下研学前自己的心愿,包括自己想参加什么样的活动,想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等;研学中的收获,研学后的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师评,评价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研学手册还附有;研学活动报告;;我的家风故事;;;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我的心愿 我的作品;三部分研学成果展示。

  7天走遍72名泉

  填补研学活动教育领域空白

  黄河之经,泉甲天下,泉水是济南的灵魂,72名泉是一张靓丽的名片,泉水中蕴含的的历史、诗词、地理等文化资源丰厚。寻迹泉水、对话泉城,是济南中小学生;在济南 知济南 爱济南;的具体体现。

  由济南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成立的研学工作专班研发的《寻72名泉,品泉城泉水》研学手册,包含了13个项目模块下72名泉的学习卡:泉水认知、泉水印象、泉水体测、泉水解说、寻泉感言等五部分,同时还包含了72名泉地图、泉水解说分工表、泉水印谱表、泉水日志等相关学习内容,同时还制定了《泉水研学项目教师指导手册》,既是教师对学生各项活动的培训教材,也是研学教师进行学习指导及评价的规范。

  7天的时间走遍72名泉,在济南泉水研究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由中小学生对济南72名泉进行全面研究、寻访、测量,并从学生视角系统地提出对泉水保护、开发,泉水历史文化的挖掘,泉水文创、泉水经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确定;泉水四度;(即:经度、纬度、海拔高度、温度)等数据,填补了济南市中小学研学实践中关于泉水研究的空白。

  不仅如此,在这7天里,学生们还完成了和泉水合照的任务、;一泉一案;和;一泉一解说;的重要工作,记录下了自己寻泉的心路历程,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刘子墨在自己的研学总结中写道:;护城河畔,解放阁下,五眼泉日夜不息,喷流不止,如同五颗明珠镶嵌在护城河之滨;如果不是亲自走近、亲眼观察,很多描写还是停留在想象中,很多知识还留在课本里。

  不难发现,研学实践活动不仅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济南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学指导教师。在;寻72名泉,品泉城泉水;的研学实践活动中,10名教师分别来自济南市各区县,以优秀班主任、大队辅导员为主,同时包含济南市从事综合实践的专业教师。

  推进泉水与黄河文化有机融合

  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黄河历九省,源出是一家。活动现场,沿黄九省区代表上台,共同启动了;行走黄河t;品读中国;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研学行动,该行动正式启动后,将进一步加深沿黄九省的研学课程沟通交流,为进一步讲好;新黄河故事;,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晓燕在《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提到,研学实践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考改革、人才选拔的重要内容。王晓燕称,推进黄河流域研学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四种组合,即内容上重;组合;、形式上重;联合;、方法上重;结合;和效果上重;融合;,打造行动能力、共建机制、教师团队、资源配置、安全保障和教育成果升级。

  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仲红波在致辞中表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础,在推进黄河重大战略特别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方面,发挥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和价值。开展沿黄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用脚丈量黄河印记,用心感受黄河脉搏,用实际行动传播黄河故事,建设生态文明,既是青少年校外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举措。

  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王纮介绍,济南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正处在;三大国家战略机遇叠加;黄金期,也是济南教育的快速发展期。济南教育积极响应黄河国家战略,策划推出一系列激发黄河精神课程、活动。本月初,济南市全面启动;行走黄河、品鉴济南;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开展以;黄河文化;和;泉文化;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实践体验,80名少年学子实地探源黄河,遍寻72名泉,亲身感悟黄河母亲的雄浑与激昂,感受泉水的婉约与灵透,在获得知识体验和实践积淀的同时,也深深刻下了青春的印记。

  济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济南市教育局将在基地打造、线路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持续推进泉水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有机融合,有效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沉浸式感受黄河文化之深、生态之美,讲好黄河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在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中奏响昂扬的;新发展乐章;。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张艳红